第37期(總第206期)(9月26日—10月7日)
2022-10-08

《2021年中國城市建設狀況公報》發布。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2021年中國城市建設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豆珗蟆窂某鞘谢厩闆r、市政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城市居民環境衛生需求、城市居民出行需求、城市居民綠色生態需求等六個方面進行了介紹。城市污水處理方面,2021年年末,全國城市排水管道總長度87.2萬公里,同比增長8.7%;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2.1億立方米/日,同比增長7.8%。2021年,污水處理率97.89%,比上年增加0.36個百分點;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68.6%,比上年增加3.8個百分點。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面,2021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2.5億噸,同比增長5.9%;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9.88%,比上年增加0.14個百分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105.7萬噸/日,同比增長9.7%,其中,焚燒處理能力占比為68.1%。
《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印發。2022年9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 生態環境部印發《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秾嵤┓桨浮诽岢龅?025年,全國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濕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規模不少于2萬噸/日,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達到95%以上,基本形成設施完備、運行安全、綠色低碳、監管有效的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體系等主要目標?!秾嵤┓桨浮诽岢鲆幏段勰嗵幚矸绞?、積極推廣污泥土地利用、合理壓減污泥填埋規模、有序推進污泥焚燒處理、推廣能量和物質回收利用、提升現有設施效能、補齊設施缺口、強化源頭管控、強化運輸儲存管理、強化監督管理等重點措施。
《關于加快內河船舶綠色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印發。2022年9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印發《關于加快內河船舶綠色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诽岢鏊捻椈驹瓌t,即堅持政策引導;堅持綠色智能;堅持創新驅動;堅持示范推廣?!兑庖姟诽岢龅?025年,液化天然氣(LNG)、電池、甲醇、氫燃料等綠色動力關鍵技術取得突破,船舶裝備智能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內河船舶綠色智能標準規范體系基本形成;到2030年,內河船舶綠色智能技術全面推廣應用,初步建立內河船舶現代產業體系等發展目標?!兑庖姟诽岢鲋攸c任務,一是優先發展LNG動力船舶、電池動力船舶、甲醇、氫等動力技術,二是加快先進適用安全環保智能技術應用及推動新一代智能航行船舶技術研發應用。三是提升綠色智能船舶產業水平,加強綠色智能船舶標準化設計,推動內河船舶制造轉型升級。四是建立健全綠色智能船舶產業生態,完善綠色智能船舶運營配套設施,推動綠色智能船舶商業模式創新,加強和改進船舶運營管理。
《關于推進國家公園建設若干財政政策意見的通知》發布。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國家林草局(國家公園局)《關于推進國家公園建設若干財政政策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锻ㄖ诽岢龅?025年,基本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財政保障制度,保障國家公園體系建設積極穩妥推進。到2035年,完善健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財政保障制度,為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提供有力支撐的主要目標?!锻ㄖ诽岢鲐斦С种攸c方向主要包括支持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支持國家公園創建和運行管理、支持國家公園協調發展、支持保護科研和科普宣教、支持國際合作和社會參與。
北京市《關于存量國有建設用地盤活利用的指導意見(試行)》發布實施。近日,北京市出臺《關于存量國有建設用地盤活利用的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吨笇б庖姟肪o密圍繞“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以促進規劃實施、促進資源要素節約集約利用為總目標,堅持規劃引領,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配置作用,補齊城市公共設施短板,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吨笇б庖姟窔w納明確3類實施路徑一是鼓勵原土地使用權人通過自主、聯合等方式盤活利用;二是原土地使用權人無繼續開發建設意愿的,可通過土地二級市場轉讓或政府收儲(可帶地上建筑物)方式盤活利用;三是鼓勵國有企業探索成立專業平臺公司,通過騰退、整合等方式,對企業所屬土地、房屋資源進行統籌再利用。
《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發布。2022年9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蘇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發布《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這是全國首個跨區域、協商性的國土空間規劃,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兑巹潯诽岢?,到2025年,上海大都市圈初步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區域框架,屆時經濟規模將接近20萬億元。到2035年,上海大都市圈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區域,屆時經濟規模將達到30萬億元。到2050年,上海大都市圈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區域,屆時經濟規模將超過50萬億元?!兑巹潯诽岢?,在上海大都市圈探索區域碳排放交易與碳金融制度的創新體制建設,引導培育碳交易咨詢、碳資產管理、碳金融服務等碳交易服務機構,依托上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探索建立區域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組織推動相關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和綠色企業債券,將都市圈建成全國重要的碳交易平臺和碳金融創新中心。
《山西省促進專業鎮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印發。2022年9月2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山西省促進專業鎮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充分挖掘全省縣域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歷史傳統優勢,圍繞制造業、特優農業、特色輕工(工藝美術)等領域,加快培育發展一批特色產業集聚度高、專業化分工協作程度高、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強、品牌優勢突出、就業富民拉動效應明顯的專業鎮,鍛造縣域經濟長板優勢,促進市場主體倍增,推動產業轉型和鄉村振興,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助力我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到2025年,全省專業鎮發展質量與產業競爭力顯著提高,省級專業鎮達到30個以上,優選培育一批潛力專業鎮,建設培育一批市級專業鎮;打造一批全國知名的區域品牌,制定一批行業標準,形成全國有影響的山西名片;專業鎮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基礎設施、產業配套、信息化水平、人才支撐和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土地集約利用和產出效益進一步提升,節能降耗、減污降碳效果明顯;市場主體集聚平臺作用有效發揮,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招引孵化一批上下游配套企業,帶動就業創業、賦能富民強省。
《陜西省大數據條例》審議通過。2022年10月29日,《陜西省大數據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由會議表決通過。該條例旨在促進大數據在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治理中的應用,加快數字陜西建設?!稐l例》所稱大數據,是指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征的數據集合,以及對數據集合開發利用形成的新技術和新業態?!稐l例》明確,大數據工作應當堅持統籌規劃、創新引領、共享開放、依法管理、保障安全的原則?!稐l例》包括總則、基礎設施、數據資源、開發應用等八個章節,共81條。在資金支持方面,《條例》明確省人民政府應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大數據關鍵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重大創新平臺和產業載體建設等。并鼓勵金融機構、地方金融組織和社會資本加大融資、投資力度,支持大數據發展應用。在大數據的開發應用方面,《條例》明確了大數據在公共服務、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智慧文旅等領域的應用方向。其中,《條例》提出應建立健全數字鄉村相關信息系統共建和數據共享規則,構建面向農業農村的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引領數字鄉村高質量發展。
(信息來源:國務院官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生態環境部官網,陜西省人民政府官網,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等)